• 首页
  • 经济论文
    • 发展战略
    • 国际经济
    • 行业经济
    • 新经济学
    • 中国经济
    • 国际贸易
    • 地方战略
    • 经济学理论
    • 经济学其他
  • 证券金融
    • 证券投资
    • 金融研究
    • 期货市场
    • 债务市场
    • 银行管理
    • 公司研究
    • 保险学
    • 金融其他
  • 管理论文
    • 基本理论
    • 成本管理
    • 旅游管理
    • 行政管理
    • 市场营销
    • 秘书文秘
    • 档案管理
    • 人力资源
    • 管理其它
  • 会计审计
    • 会计理论
    • 管理会计
    • 电算会计
    • 成本会计
    • 管理体制
    • 审计
    • 会计研究
    • CPA行业
  • 法学论文
    • 民法
    • 经济法
    • 国际法
    • 法学理论
    • 司法制度
    • 国家法、宪法
    • 刑法
    • 行政法
  • 医药论文
    • 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社会论文
    • 农村研究
    • 人口问题
    • 伦理道德
    • 社会其它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基础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心理学
    • 学科教育
    • 英语教学
  • 计算机
    • 计算机应用
    • 计算机理论
    • 计算机网络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
    • 电视电影
    • 音乐
    • 美术
中国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

2022-03-19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1010

  1前言与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增长。从封闭的农业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得益于出口快速增长和投资力度加大。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崩溃,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率。中国经济的崛起伴随着其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同时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图1为1990―2014年期间,美国、日本、东盟等6个经济体与中国贸易量占中国贸易总量的份额,该图显示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一体化快速增强,尤其是美国,其占中国对外贸易份额一直维持在13%左右的较高水平。同样,欧元区占中国对外贸易份额一直维持在10%以上。1990年,韩国与东盟占中国对外贸易的份额分别为06%、62%,但是随着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与韩国、东盟等经济体的贸易量逐渐增长,到2014年年末,二者分别达到了68%与111%的水平,英国占中国对外贸易份额将近2%。虽然由于日本经济的衰退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日贸易中国对外贸易份额呈递减趋势,但至今仍维持在7%以上。由此可知,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贸易联系十分密切,中国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通过贸易渠道给其他经济体带来溢出效应。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为溢出效应创造了条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决定资产价格,必须考虑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Hadama,1976)。一方面,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各国进行生产分工,从而国家之间贸易不断增加,不断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各国联系不断密切,在带来正的溢出效应的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Cesa-Bianchi等(2011)采用全局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证实了中国经济增长对拉美国家的重要性,给中国GDP一个正的冲击对拉美地区带来的正溢出效应是1990年的3倍。Dreger和Zhang(2014)研究中国的GDP冲击对工业国家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大,但对美国和欧盟的影响不太明显。

  综上可知,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大小会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全局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利用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并利用相关模型检验以保证模型的统计可靠性。第三部分利用该模型分析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2GVAR模型的设定和检验

  本文选取7个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即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欧元区、东盟。各经济体模型中包括国内实际GDP(y),CPI通货膨胀率(dp),实际汇率(ep),股票价格指数(eq),短期利率(sr),长期利率(lr)。全球变量选取国际石油价格。以上变量经过如下处理:

  y=ln(GDP/CPI)dp=ln(CPI)

  ep=ln(E)-dpeq=ln(SP)

  sr=025×ln(1+r/100)poil=lnPoillr=ln(LR)

  其中GDP,E,r,LR,CPI,Poil,SP分别为某国的名义GDP,兑美元的季度平均名义汇率(美元汇率为1),季度短期利率,季度长期利率,CPI指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各国季度平均股票价格。以上数据均选用2005年作为基期。权重矩阵通过2008―2011年贸易流量平均值计算。数据来源为GVAR Toolbox 21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以上每个变量均需进行单位根检验,每个国家的子模型均需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弱外生性检验等。

  3宏观经济冲击

  本文选择对中国GDP冲击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列出美国GDP冲击,以此分析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1给中国产出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

  图2为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中国、韩国、东盟等经济体对中国GDP冲击的反应。如图2所示:在给中国实际产出一个标准差的正冲击后,会给中国实际产出带来23个百分点的永久性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在20个季度后,东盟GDP会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美国与欧元区的GDP增长均在06%左右。英国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较小,仅为03%左右。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给韩国带来负向的溢出效应,但这种影响不大,约为-005%。

  图2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对来自中国GDP冲击的反应

  32给美国实际产出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

  我们对美国施加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来与中国进行比较。图3为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中国、韩国、东盟等经济体对美国GDP冲击的反应。如图3所示:给美国实际产出一个标准差的正冲击对韩国的影响最大,其产出增长高达1%。此外,美国第一年实际产出会增长055%,但长期来看,其实际产出会增长068个百分点。美国GDP冲击对英国的影响不大,英国产出在第5个季度增长015%后又逐渐下降,在第20个季度时下降为增长007个百分点。东盟,欧元区和日本产出增长分别为043%、036%、032%。但美国经济增长会给中国带来负向溢出效应,到第20季度,约使中国GDP下降004个百分点。

  图3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对来自美国GDP冲击的反应

  这些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增长,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逐渐增强。随着中、日、韩与东盟“10+3”的推进与区域一体化的加强,中国对亚洲周边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其的影响。

  4结论

  本文通过GVAR模型研究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已经对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对外贸易政策、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均有所差异,而与中国贸易越密切,受中国产出增长的影响越大。同时,世界经济也会通过国际贸易等渠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影响。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逐渐变大。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探讨

下一篇:论巨灾保险对中国经济市场的帕累托改进

热门论文

  • 哲学其它 司法中的“拟制”哲学
  • 基础教育 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问...
  • 学科教育 新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 思想哲学 价值之真与假的界限
  • 哲学其它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
  • 逻辑学 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的《法...
  • 美术 如何培养中职装潢专业学生...
  • 美术 让学生自然地爱上美术课堂
  • 艺术理论 数字化的发展永远也不会消...
  • 美学 接受美学在内地的转述译介...

论文分类

  • 发展战略 (69)
  • 国际经济 (69)
  • 行业经济 (69)
  • 新经济学 (68)
  • 中国经济 (69)
  • 国际贸易 (69)
  • 地方战略 (69)
  • 经济学理论 (69)
  • 经济学其他 (68)
提供专业的论文指导写作服务.
联系客服

服务项目

  • 论文价格
  • 论文发表

服务声明

  • 交易流程
  • 为什么选择我们

联系我们

  • 574461795
  • 574461795@qq.com